新聞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聯系我們
銷售專線:0411-82705077
公司地址:大連開發區海青倉儲區一號路11-1號
 
行業資訊
【金德】詳解 |9個航運相關組織與機構
發布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6/4/21 10:36:01
1
國際海事組織


國際海事組織(IMO)前身為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Intergovernmental Maritime Consultative Organization, IMCO)。

IMCO 是根據1948年3月6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海運會議上通過的"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公約"(1958年3月17日生效),于1959年1月6日至19日 在倫敦召開的第一屆公約國全體會議上正式成立的,是聯合國在海事方面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海事技術咨詢和立法。1975年11月第9屆大會通過了修改的組 織公約決定,并于1982年5月22日起改為現名IMO,以加強該組織在國際海事方面的法律地位,使其在海事和海運技術領域起到更大的作用。

IMO 與聯合國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訂有合作協議。IMO通過的國際公約、規則和決議案為造船、設計、檢驗、航運、海事、管理等部門 所必須遵循的法定文件。IMO的全部技術工作由下述5個委員會進行,即海上安全委員會(MSC)、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便利運輸委員會、技術合作委員會和 法律委員會。

IMO總部設在倫敦。IMO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Assembly),下有理事會 (每年兩次,Council)和(上述的)委員會(每年一至二次,Committee);日常工作由秘書處承擔,秘書長為最高行政執行官,秘書處下設5個 司,分別為海上安全司、海上環境司、法律事務及對外聯絡司、行政司和會議司,總計為300余名工作人員。

IMO出 版物大致分為七大類:(1)綜合類(包含基本文件、IMO公約、大會決議和其他決定、人命安全公約之各種文件、規則、建議等);(2)貨物(包括危險貨物 規則及其各修正以及其他相關文件);(3)便利旅行和運輸;(4)法律事項;(5)海上環境保護;(6)船舶技術。

我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后,于1973年3月1日正式參加IMO,1975年當選為理事國,1995年11月,以最多票數連任A類理事國。我國對IMO的歸口管理部門設在交通部船舶檢驗局。




2
國際海運聯合會


國 際海運聯合會(International Shipping Federation, ISF)總部設在倫敦,是一個船東組織,在有關海員雇傭和安全的所有問題上代表船東的利益。ISF是最老的國際船東組織,成立于1909年,當時是歐洲的 船東組織,到1919年才成為世界性的船東組織。

ISF有三個主要目標:①為會員提供和交流最新的海員雇傭情報。②根據海員的雇傭發展情況,提出和協調各國船東的意見。③在討論處理海員問題的國際論壇上,代表會員的利益與各國政府和工會商洽。

ISF有28個會員國,擁有船舶的噸位超過世界總噸的一半,擁有船員超過50萬人。ISF的工作重點放在勞動標準方面,經常與工會打交道。在許多問題的解決上,雇主與工會的看法難免不同,因此,ISF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和提出雇主的觀點。

ISF還為IMO、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擔任咨詢工作。在IMO里,ISF主要關心船員的配備和培訓工作,積極參與制定了1978年《關于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

ISF的活動還包括船員工資、建立并協調與工會的關系、船員配備與組織等。ISF主要為船東謀福利,但它與國際勞工組織、海事組織合作,積極參加擬訂與海員雇傭條件、健康培訓和福利有關的重要的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和決議,對航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3
國際航運公會


國際航運公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
成 立于1921年,當時叫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nference,1948年改為現名,主要是由英、美、日等23個國家有影響力的私人船東所組成的協會,協會成員大約擁有50%的世界商船總噸位。 ICS成立的宗旨是為了保護本協會內所有成員的利益,就互相關心的技術、工業或商業等問題交流思想,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共同合作。

ICS的主要業務:①油船、化學品船的運輸問題和國際航運事務。②貿易程序的簡化。③集裝箱和多式聯運。④海上保險。

⑤海上安全。⑥制定一些技術和法律方面的政策,便于船舶進行運輸。

ICS制定的各種決議可通過它的成員,即來自各國的船東帶回各自的國家,影響他們國家的法規,從而達到ICS的決議于各國的法規相和諧,使ICS的意愿在各國有所體現,使各國使用同一的航運法規,便于海上交通運輸的發展。






4
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


國 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Tanker Owners, INTERTANKO, ITOA)成立于1934年,總部設在挪威奧斯陸,由來自各海運國家的獨立油輪船東組成。當時正處于石油危機時期,它成功地將油輪閑置、集中起來管理(被 稱為 Schierwater plan),以便有關船東在競爭中緊密合作。30年代末,隨著油運市場的改善,這一組織的活動慢慢地減少,直到1954年正式解散。50年代中期,該組織 在倫敦重新成立,可是由于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維護其成員的利益,處于一種半休眠狀態。1970年,一些獨立油輪船東集聚在奧斯陸,由10個海運國家的代表再 次組成了INTERTANKO,于1971年1月開始工作。目前INTERTANKO由270多個油輪船東作為它的會員,擁有世界油輪80%的總噸位。石 油公司和政府所擁有的油輪船隊不準加入協會成為會員。

INTERTANKO是非贏利性機構,它成立的宗旨是為會員之間交換意見提供場所,促進自由竟爭,維護獨立油輪船東利益。加強技術和商業之間的交流。INTERTANKO特別強調于它所提供的服務對它的成員具有實際價值。

其 業務主要包括:①港口信息方面,成員們每月收到包括最新港口狀況和費用的公告。當發現某處濫收費時,代表其成員作出快速反映;在港口費、代理機構安排、運 費稅等方面給專家建議。②運費和滯期費問題,該機構幫助油輪船東對付租船方、石油交易商拖延支付或不支付運費的問題。在此項服務開設的頭兩年,就成功地幫 助船東處理和回收了150萬美元的資金。③租船合同,INTERTANKO提供了各種標準的租船合同條款和文本,專家們給其成員各種實際可行的關于租船方 面的建議。④市場研究,INTERTANKO提供關于油輪市場供需方面獨到的見解,出版了《油輪市場展望》、《油輪經營風險和機遇》等書。⑤關于船舶動 態、海上安全、市場趨勢、油輪費用、港口使用費等各方面的最新消息。INTERTANKO憑借著優質的服務,給各獨立油船業主創造了更多的獲利機會,同時 也促進了自身的發展,對海運業經濟貿易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5
歐洲和日本國家船東協會委員會


歐洲和日本國家船東協會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an and Japanese National Shipowners' Associations, CENSA)
1974年1月1日成立,總部設在倫敦,該組織由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日本、荷蘭、挪威、葡萄牙、瑞典、英國13個主要航運國家的船東協會組成。其工作范圍涉及航運政策和海運領域的各方面,無論是班輪還是不定期船,干貨船或者油輪。


成立CENSA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發展合理的航運政策保護和促進其成員的利益。


包括:①通過完善海運法規,維護其成員利益,消除海上運輸和貿易方面的限制。②建立市場自由機制,盡量避免政府歧視,減輕海運法規對托運人的影響,是托運人可以自由選擇承運船舶。③在海運供需雙方之間建立自由貿易體系,使該體系盡可能自我調節。


CENSA 每年召開4次~5次會議,委員會設1名主席,2名副主席,都是從成員國的主要船東中選出來的。每個國家在委員會里有2名代表。委員會下設4個部門,分別涉 及下列問題:①研究聯合國航運政策;②美國航運政策進展;③歐洲班輪公會和歐洲船東協會之間的會議進展情況;④世界上其它地區有可能影響委員會成員的立 法、政策的變更;⑤散貨、油船運輸政策的發展。


CENSA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咨詢機構,與全歐班輪工會聯系密切,是歐洲貨主委員會的伙伴。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組織起來,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促進世界海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這些國家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6
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


波 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 ,BE)是 世界上唯一的一家世界性的航運交易所。1823年,波羅的海俱樂部成立。1900年,波羅的海俱樂部與倫敦航運交易所合并,成為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 現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有600多家公司,2000多名代表在交易所工作。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是一家私人公司,它的成員必須持有它的股份。


在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內,服務人員為需要船舶的人及擁有船舶或經營船舶的人提供服務,貨物可以找到船舶,船舶可以找到貨物,大大地方便了貨主和船東,促 進了海運經濟貿易的發展。交易所的業務在各類市場口頭進行,談判成功后就簽定運輸合同或買賣合同。航運交易是交易所的主要活動,全世界不定期貨船市場上大 約3/4的干散貨運輸量由交易所的成員經手。交易所的另一項主要業務是商品及期貨貿易。期貨交易者主要從事谷物、馬鈴薯、大豆及肉類的期貨貿易。波羅的海 貿易海運交易所每年為英國賺取的純收入達3000萬英鎊左右。


7
國際貨物裝卸協調協會


國 際貨物裝卸協調協會(International Cargo Handing Co-ordination Association,ICHCA)于 1952年成立,總部設在倫敦。這一協會成立的頭四年里,在運輸領域受到各地成員的有力支持,在西歐國家成立了8個國家委員會。這些國家委員會主要處理專 屬它們自己國家的問題,如組織討論會等。到80年代末,ICHCA與各國的聯系進一步加強了,已有大約21個國家委員會,擁有4000名通信會員,會員遍 及90多個國家。每兩年在不同國家、地點召開的大會,為世界范圍內的成員們提供了唯一的機會進行聚會和交流經驗、觀點和思想,會議論文概述了協會的工作。 ICHCA成立的目的是提高貨物在各運輸環節中的效率,促進世界運輸系統中作業技術的改善。


ICHCA 的主要工作是對聯運的協調。50年代中期討論了木材包裝與大宗散糖處理問題;1957年在每兩年一次的漢堡會議上首次討論了滾裝作業問題;集裝箱也是50 年代一次會議的主題。ICHCA在60年代繼續發展了這種單元裝載技術。1969年和1970年研究了在貨物處理中的載駁運輸船和計算機管理。


1973 年,由成員國代表組建了技術咨詢分委員會(Technical Advisory Sub-Committee,TASC),以便監視與ICHCA有關的技術事務和考慮對協會成員的特殊利益。TASC的主要工作是形成一系列的與貨物運輸 作業技術有關的研究報告和出版物,一般每年集會四次,但它的主要工作是利用通信完成的。它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協調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聯運,包括??章撨\,公 路、鐵路、船舶聯運及散貨自動化裝卸系統。ICHCA認為,轉運技能是個核心問題,因此它研究、制定、組織、公布對發展中國家的經營、監督人員的培訓規 劃,也為其它一些國家創造培訓機會。ICHCA對于從制造廠到消費者的以任何運輸方式進行的貨物搬運的各個方面都感興趣,并給予可能的協助。


ICHCA 對許多政府間組織具有咨詢資格,如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社理事會等。在這些國際論壇上,ICHCA 注意那些與貨物有關的會議和研究團體,并且凡是有聚會討論貨物裝卸的地方都能聽到ICHCA會員的意見。ICHCA在主持國際研究項目,出版其研究報告和 技術文件,辦理技術查詢等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8
國際船級社協會


國 際船級社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是在1968年奧斯陸舉行的主要船級社討論會上正式成立的。IACS成立的目標是促進海上安全標準的提高,與有關的國際組 織和海事組織進行合作,與世界海運業保持緊密合作。
目 前,IACS共有美國船舶檢驗局(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與德勞已合并(DNV-GL),韓國船級社(KR),英國勞氏船級社 (LR),日本海事協會(NK),波蘭船舶登記局(PRS),意大利船級社(RINA)等11個正式成員和2個準會員。中國船級社(CCS)于1988年 加入IACS。


IACS 由理事會領導和制定總政策,理事會設立一些工作組去執行協會的具體任務。IACS設有下列工作組:集裝箱、發動機、防火、液化氣船和化學品船、內河船舶、 海上防污染、材料和焊接、系泊和錨泊、船舶強度、穩性和載重線。各工作組完成的項目有:擬定各會員之間統一規則和要求的草案;起草對IMO要求的答復;對 IMO的標準作統一的解釋;監控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IACS共有5000多名技術精湛的檢驗人員。世界上92%的商船由IACS去定級。他們除了本職工 作外,還受政府委托去處理多種多樣的事務。IACS在發展船舶技術規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IACS理事會認識到該協會與IMO之間相互關系的重要性,在倫 敦設有1個辦事處與IMO保持聯系。還與對海運有興趣的其它組織保持接觸,聯系最緊密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海上保險集團,同他們交換情報和意見,以便 提供更好的服務。


IACS 的目標之一是要求把會員之間的個種規則統一起來。到目前為止,理事會已通過了150條要求,90%的統一要求都得到成員單位的貫徹。IACS除了提出統一 要求外,還公布有關船舶安全營運和維修準則,其中包括艙口蓋的保養和檢驗、消防、船舶單點系泊設備標準等。IACS利用成員們在海上安全、防污染、船舶營 運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向船東和經營者提供準則上起著重要作用。


IACS 的成員通過它們設在全球的檢驗機構網點,對航運界的情況了如指掌。他們了解到船東抱怨在不同的港口船舶的檢驗標準不同,為此,IACS制定了一個最低船舶 檢驗標準,讓其成員服從這一標準。IACS在人力和技術方面擁有獨特的、巨大的潛力,且正在把這些潛力用到船舶檢驗的共同標準上。


9
保賠協會


保賠協會(Protection and Indemnity Associations, P&I)


在 英國,從1855年起,船東們為了對風險相互保護而形成了一些保賠協會,這些協會被稱之為保賠俱樂部(P&I Club)。他們保的險一般是常規船舶保險(船體和貨物保險)所不包括的內容。其功能是船東對第三者責任的保險,涉及的主要內容是對旅客和船員個人損傷、 貨物的損壞或滅失、與其它船或物體碰轉撞引起的要求賠償損失。


英國有幾十個保賠俱樂部,在美國、日本等國也有。英國保賠俱樂部的成員為遍及世界各地的船東。遠東俱樂部(The Far East Club)建于1978年,成員為東南亞各國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臺灣、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船東。


在100多年的歷程中,保賠俱樂部在世界海上保險業里已形成了一個不可替代的實體,并提供任何其它市場所沒有的服務。



咨詢熱線
0411-82705077
掃一掃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三,国产最大成人亚洲精品,97尤物人妻在线视频,亚洲精品无码av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dⅴd | 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一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日本欧美麻豆精品 |